帮朋友组一台价值超过4万元的高能RGB电子花车 中
2024-05-15
|
右方一样有龙盾及MSI的LOGO,供电部分采用单8PIN
输出部分有3个DP和1个HDMI,没有TYPE C接口
虽然这次微星看似把显卡的外观设计的低调许多
但是别被它的外表给骗了,他身上依然还是留着微星的那股中二之血
只是这次是以RGB的方式呈现出来
看他侧边的这些RGB灯条就可以猜想它点亮后会有多骚了
再来电源部分我帮他挑选全汉的皇太极V 750W
我一直都蛮重视电源这块的,所以这次也是不例外在电源上下了多一些的成本
而且考虑到之后可能还会有升级显卡的打算,在瓦数上面就挑高一些
然后白金等级的能源转换效率也可以降低电供的发热量
唯一比较尴尬的是我当初挑选的时候以为它是全模组的,结果拆开才发现这颗是直出的线材
在等等的整线上会比较刺激一点,下次在挑规格的时候应该要再三的做确认才行
那以上就是我朋友自己掏腰包买的零件了,接下来要介绍的零件全由厂商赞助
没有让我朋友花到一毛钱,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头说这是连我都非常羡慕的企划了
机壳部分感谢Huan热心提供一咖旋刚的夜鲨机壳
这咖是Huan之前开箱留下来的,能够如此干脆的就把一咖好壳送给朋友
实属佛心!!
那对这咖壳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我之前的开箱影片
再来风扇部份我又多送他3颗火鸟的RGB幽灵扇还有一条Alchemy 3.0 RGB灯条
我预计把这台电脑打造成一台高能电子花车,还有风流强劲的空气清净机
主机一打开会比萤幕还亮,甚至比天花板的电灯还亮
并且在一年之内达成让我朋友白内障的目标
再来记忆体和SSD部分感谢威刚提供了XPG D10超频记忆体
两只8G总共16G 频率为3000MHz CL16
还有256G的SX6000 Pro和1TB的SU800这两颗SSD
记忆体部分XPG D10是一款定位入门的超频记忆体
黑色的PCB搭配质感不错的红色散热片,上面有电镀的XPG字样
散热片的顶部有做锯齿状的造型来增加整体外观的锐利感,呈现出一股强烈的电竞风格
这组记忆体目前售价在2200元
对于想入门记忆体超频的玩家,或是喜欢比较内敛低调的风格
不偏好RGB的人来说来说是个CP值不错的选择
再来是SSD部分,SX6000 Pro做为一款价格亲民的M.2 PCIe SSD
以这条256G为例目前的价格已经下探到1400元以下
跟2.5吋的SATA SSD价格很接近了,有内附散热片
这个散热片跟之前开箱SX8200pro里面附的一样的
SX6000 Pro使用瑞昱的这个型号主控,TLC颗粒 支援NVME 1.3规范
连续读写分别为2100Mbps和1200Mbps
M.2 PCIe SSD不但体积小不用整线,而且高速的读写速度也是一大优势
以这个价位及容量来说很适合拿来当作系统碟使用
以目前SSD的价格来说,即便是预算有限的玩家其实也可以考虑入手newhome了
因为它跟2.5吋SSD的差距已经缩的很小了
再来是1TB的SU800,这颗我之前有开箱过
对这颗效能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右上方资讯栏的影片
2.5吋的SATA SSD在价格上会比M.2 SSD要再更便宜一些
不过直接搞一颗1TB的来当游戏和资料碟依然是很暴力
我自己都还在用机械硬碟存资料了
所以双SSD可以让这台电脑,在游戏开启以及系统操作上都能有很好的体验
用一句话就是:快到飞起来
再来是主机板部分,感谢华擎提供了一张Z390 Phanton Gaming 6
这张板子在用料还有规格上可以说是远超过阿凯他的使用需求了
原本我想说挑一块入门的Z390
毕竟阿凯他的需求并不是很高,能够满足轻度超频以及不错的扩充性就好
所以拿到这张板子又给他赚到了
搭开盒子里面有说明书、驱动光碟、挡板、两条SATA线
SLI桥接器还有M.2插槽的螺丝
主机板本体,整张板子拿起来蛮沉的
上一次给我这个感觉的是华硕的MAXIMUS X HERO主机板,那张也是特别重
整张Phanton Gaming 6周围还有用泡棉垫围起来防震,很贴心
整张主机板的外观有浓浓的电竞风搭配着一股骚气
这里由于主机板的规格和功能很多,所以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主要提几个重点
首先是CPU供电部分
可以看到Phanton Gaming 6是使用8+4PIN的供电槽、12项的CPU供电
而且仔细一看会发现MOSFET的散热片里面使有热管的
整体提供了CPU一个很好的超频环境,要拿来超9600K真的是杀鸡焉用牛刀了
再来是储存部分,有两个ULTRA M.2插槽支援PCIe x4还有SATA通道
下方M.2插槽有附散热片
8个SATA3,如果阿凯之后还要扩充硬碟的话基本上是用不完的
网路孔部分除了常见的1Gbps的intel gigabit LAN之外
旁边这里还有一个红色的Phanton Gaming LAN,传输度可以到2.5Gbps也就是每秒300多MB左右
已经快要接近SATA SSD的速度了
就连台湾目前的家用网路好像都还没那么快的方案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