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RTX 3080塞进ITX机壳里! 用NR200P组一台价值6万的高阶迷你电脑 下

2024-06-28

再来它另外一侧的带风设计,正好跟机壳的风流一致

都是由下往上吹,这样也有助于热气从上方排出

等于这张3080跟NR200P根本是天作之合,很期待等等的散热表现

电源部分,这次用上酷码的SFX电源

850W的瓦数算是绰绰有余了,高于3080的官方要求

这次的30系卡荣登耗电大户

所以要把它塞进去体积小的机壳里,就要特别去注意电源瓦数够不够

850W相比750W来说也可以拉出更多的瓦数余量,有助于降低电源的发热量

并且放在这样的小体积里也更加适合

然后还要特别注意一个点,这次的RTX 3080单卡功耗会突破300W

即便主机板的PCIe槽能提供75W的供电,扣掉之后依然有250W之多

然后原厂给的分接线是分成2个8PIN来使用

这里强烈提醒大家,不要把这两个8PIN接在同一条电源线上

一定要分成两路来输出

这么做可以让两条电线去平摊显示卡的电流

避免显卡在运行时,电源线过热导致烧掉

一般电源的8PIN接口,会有3条+12V供电线,其余的接地

那假设单条能承受的电流量为7A,换算成瓦数就是84W

3条+12V等于能有约252W的极限

当你把它接在供耗300W以上的3080,长时间下来就有可能会有线材过热起火的危险

更何况有些电供可能为了节省成本,会用线径更细的电线

那个能乘载的电流量会更低,所以这里要特别注意

那如果这些数字对你来说太复杂

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每一个显卡供电口,你就都特地拉一条线来接

虽然这样拉线并不美观,但是至少能保证你的安全

总而言之,假如你什么都不懂的话

就记得这种延长的双8PIN,尽量别两个都接就对了

那接着就可以来进行组装了

这就是组装完后的样子,看起来还蛮不错的

前前后后大概花了超过五个小时

因为itx组装有很多细节要注意,再加上同时要兼顾拍摄

所以组的有点厌世

不过整体的组装难度很低,可以说是目前为止

组过的itx机壳里,难度最低的之一

主要是因为它的边框及顶盖都可以拆掉,所以大大的降低塔散的安装难度

并且在走线上也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多亏SFX电源的小体积,所以内部预留了不少的空间给走线

并且电源线也不会去挤到记忆体

然后newhome的前板I/O有很贴心的帮你做整合,所以就不用一个个去插

大幅降低了他的安装度

然后塔散的部分,因为记忆体的装甲太高

会卡到风扇没办法安装

所以我选择把风扇安装再另外一侧,改成类似抽风的形式

这样装风扇也会比较靠近后方的排气口,对机壳散热多少会有些帮助

然后顶部的风扇这里它是用免螺丝的方式固定

他是用这种橡胶圈,搭配风扇上面的金属卡榫做固定

实际安装起来蛮稳的,比之前样版用的橡胶条要好太多了

在整体的安装设计上,NR200P符合这个空间该有的水准表现

塔散支援的部分,Hyper 212的高度是OK的

刚好会留下一点空隙,不会接触到侧板

整体的高度差一掰掰就可以支援到最顶级的塔散,这部分我觉得比较可惜

不过顶规塔散体积很大,也有可能去影响到记忆体

或是走线难度

所以对CPU散热性能有高要求的,就直接上240水冷

反正原厂也不是没有给你选择,好 那接下来直接来实测

首先来看温度及噪音表现

对于一咖ITX电脑,这两个数据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你的散热没搞好,噪音也吵得跟杀猪声一样

那性能再好也没有用,这里使用AIDA64及Furmark进行双烤

在这样极端的压力测试下,CPU最高温度来到了95度

显示卡部分则是在77度

CPU部分可能是受到塔散风扇的安装方向,以及4热管的解热能力限制

所以温度上是偏高的,不过频率部分还没有出现明显降频

所以算是低空飞过

要上到R7等级的处理器话,散热器还可以在往上挑

而在实际游玩部分,在4K解析度下的魔物猎人:世界

CPU温度表现就比较低,维持在70几度

而显示卡温度会突破80度

之所以Furmark温度表现较低,是因为它烧一段时间后显卡会自动降频

而在游戏中就是统一以高频来跑

以RTX 3080超过300W的功耗来说,在ITX机壳里有这个温度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这个是在4K解析度,这种比较极端的环境下游玩的表现

如果你是用1080P或是2K来跑的话,温度会更低一些

噪音表现部分,在待机时大约接近50分贝

在烧机时会达到50多分贝

如果在完全安静的空间下,可以明显听到风扇的运转声

那我有找了一下声源,显卡、电源、塔散的声音都比较小

主要的声音会来自于顶部安装的两颗风扇运转时的声音

如果对噪音比较要求的人,可以透过程式来调降风扇转速

或是换个更安静的风扇来用

游戏测试部分,毕竟都已经用上3080了,这里就统一使用4K解析度来测试

在刺客教条:奥德赛里,画质全开能有平均63帧的表现

跟我之前拿10700K测的结果差不多

能够在这样一台迷你主机上面,畅玩4K高画质游戏,真的是非常爽

而且因为配备了32GB的记忆体

所以在玩模拟飞行的时候,画质全开也不用担心记忆体会爆掉

不过那个帧率表现依旧是不高,只有30帧出头

那像对画面很要求的COD,虽然经过我的测试下

我发现他对核心效能的压力并不会太大

但是对于VRAM的要求就非常的高,在4K解析度下连3080都HOLD不太住

整体帧率无法达到60帧,建议用2K玩会比较适合

那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

这次的主角NR200P,在国外售价99美金,跟台湾的2990差不多

他其实还有一个NR200,也就是没有附赠玻璃侧板的

售价79美金,大约台币2500元

如果不在乎有没有透侧,那选择NR200会更加划算

从今天的测试下来,令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散热

没什么好挑剔的,3080加R7都压得住了

如果塔散换成240水冷的话,要上R9问题也不大

不过由于公板3080的特殊设计

他另外一侧的排气扇,会一直将热气往电源线吹

我实测烧机实线材温度在50度出头

虽然也不到有危险,但长时间吹下来也可能会有隐忧

所以我个人并不推荐这么装,还是用一般的非公卡

顶多机壳上下都塞满风扇来加强散热而已

内部空间部分,有提供充足的空间容纳显卡以及散热器

走线的空间也足够,当然塔散的支援高度能再高一些是最好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咖体积小

性能强大且安装难度低,散热好、价格又好负担的机壳

那说不定NR200P就会是你的菜

我觉得这咖是CM至今为止,出过最完善的ITX机壳

Copyright ©2010-2024 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